2024年7月1日发(作者:米兰家具品牌怎么样)
古罗马建筑艺术赏析
"条条大陆通罗马",指的就是罗马城。罗马被喻为全球最大的"露天历史博
物馆",这是无可非议的。城中随处可见的古罗马的建筑遗迹,将整个空间都氲
上了历史和艺术的气息。
古罗马的建筑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并在其基础上大大发展创新,
开展了新的建筑领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丰富了艺术手
法,其在结构、艺术和技术上的广泛成就,达到了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
关键字:古罗马建筑
一、古罗马建筑的发展及技术创新
罗马人在古代希腊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广泛创新,建立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和建筑形式。大约在公元1-3世纪,是罗马建筑的极盛时期,达到了古代西方
建筑的高峰。古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广场、斗兽场,、剧场、浴场、喷泉等各
种超大尺度的公共建筑,将建筑技术与设计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虽是由古希腊建筑成就继承而来,但这两个民族的意识上的差异还是巨大
的。古希腊人一心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擅长一抽象的手法沟通概念,在艺术
创作中传达最纯净的宇宙意识。而罗马人,则不会浪费时间追求这种纯粹的理
想主义。他么么生性实际,追求的和谐关系,主要都存在于世俗生活中。罗马
的建筑大都提及巨大,气势恢宏,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建出来。"古希腊人
20年建一座建筑,罗马人一年建20座建筑"罗马人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实在令人
瞠目结舌。而这个奇迹,完全得益于拱劵结构和混凝土技术的广泛使用。
混凝土迅速发展的条件,一是它原料的开采和运输都比石材廉价方便;二
是它可以以碎石作骨料,节约石材;用浮石或者其他轻质石材作骨料,可以减
轻结构的重量;三是除了少数熟练工匠外,它可以大量使用没有技术的奴隶,
而用石块砌筑拱券需要专门的工匠。约在公元前二世纪,火山灰就开始成为独
立的建筑材料了,到公元前一世纪,已经既用于建筑拱券,又用于筑墙。混凝
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头或三角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大理石板。古罗马混
凝土所用的活性材料是一种天然火山灰,它相当于当今的水泥,水化拌匀之后
再凝固起来,耐压的强度很高。这种混凝土中加入不同的骨料,可以制成不同
强度和容量的混凝土,以便用于不同的位置。浇注混凝土需要模板,拱券和穹
顶木板做模板,墙体则用砖石做模板,而且事后并不拆掉,所以使得墙体很厚。
大角斗场的一圈观众席就是用混凝土做基本材料的,它是整个建筑结构中
真正的杰作。它的一整套关系很复杂的拱,做基础的混凝土选用了坚硬的火山
石为骨料,而墙是用凝灰岩和灰华石做的,拱顶混凝土的石料则用浮石,整个
结构显得井井有条,整齐简洁。
拱券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是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
拱劵结构的巨大发展也得力于混凝土。用楔形石块砌拱,不是罗马人发明的。
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就已经有了。但是,从半圆的拱门到体积巨大的穹顶,
组合复杂的拱劵结构在罗马时期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因此说,罗马建筑是拱劵的革命,是混凝土的革命。
二、古罗马建筑的艺术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
形式多样。建筑理念也基本发展完善,为建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罗马大角斗
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之作,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它都堪称完美。它以四层
拱劵搭建而成。底下三层为连续的券柱式拱廊,各层采用不同的柱式结构,由
下而上依次为塔司干柱式、爱奥尼克柱式与科林斯柱式,第四层为实墙,外饰
科林斯式壁柱.立面处理和该建筑面向周围四面八方一致,使这么一个庞然大物
显得开朗明快与节奏感。在结构、功能和形式上三者和谐统一,成为现代体育
场建筑的原型。
罗马的柱子式样完全承袭了希腊的传统,只是,一方面由于罗马建筑太高
太需要更细部的衬托,另一方面罗马人的口味更喜奢华,因而柱子也层次更多,
更华丽和复杂。外形华丽的科林斯柱式受到极大欢迎。此外还出现两种新柱式-
-复合式和塔斯干式。复合柱式混合了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特点;塔斯干式是
多立克式的变种,比较短粗。古罗马还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
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用混凝土支撑房子,以拱劵开
窗开门,靠着墙立柱子作装饰。至此,大部分柱子都失去了他们的承重作用,
演变成纯粹的装饰品。君士坦丁凯旋门的建筑形式就是最简单的劵柱式结构,
一个大拱两个小拱被四根倚墙而立的柱子夹住。
古罗马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
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
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古希腊建筑充满了对神的崇拜,而古罗马建筑却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拜,如
大角斗场、凯旋门、帝王广场、纪念碑等,无一不是对英雄崇拜的体现。所以,
古罗马建筑的艺术也是建立在人们对英雄崇拜的基础上的,有明显的世俗色彩。
三、古罗马建筑的时代性和生活性
传说罗马的建立者是战神阿瑞斯的私生子,又由一头母狼喂养长大。所以
古罗马人血液中有野蛮好战的因子。虽然只是个神话传说,但当时古罗马统治
者的野蛮血腥确实不可否认。这时期的建筑就是其最好的目击者。
大角斗场以其宏伟的建筑规模和美轮美奂的艺术设计成为古罗马帝国辉煌
岁月的见证,但是如此宏大的建筑,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书写的却是一段野蛮、
血腥的历史。角斗场建成后的300多年里,穷奢极欲的罗马贵族们在这里欣赏
着兽与兽、兽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搏杀。参与决斗的人,大部分都是当时
被看作动物的奴隶和战俘,他们被称为角斗士,生死完全由贵族掌管。古罗马
人对这种毫无人性的游戏乐此不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角斗场的存在实际上
促使了曾经辉煌的古罗马帝国迅速走向覆灭。
另一个能体现当时古罗马历史文化和生活氛围的建筑就是大浴场。古罗马
的浴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实在让人惊叹。古罗马大浴场首建于罗马首任皇帝奥
古斯都(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到帝政末期时,建立了阿格里帕大浴场和
850个小浴场。卡拉卡拉大浴场,占地124400平方米,同时可供2300人入浴。
罗马帝政初期比较重视整饬风纪,男女要分别入浴,入浴时间限定在白昼;可
是到了帝政末期就变了,男女混杂,夜间也可共浴,浴场因此堕落为淫荡之地。
有历史学家说淫乱之风是导致罗马帝国灭亡的助推剂,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社会风气不良,统治者又不加以规范,最终成为国家富强的"软筋散"。
有个别建筑师认为古罗马建筑太拥挤、太粗暴而且趣味低级,虽然有些过
于极端,以偏概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些问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