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保温涂料在电解槽上的应用


2024年6月18日发(作者:卧室软包背景墙图片)

维普资讯

18・2002年4月 河南冶金 第2飙 第49期 

硅酸盐保温涂料在电解槽上的应用 

李春生贾巧真李有国杜建伟朱广斌李钢林任永华 

(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对我公司电解三分厂电解槽普遍存在破损早、寿命偏低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在槽底部涂抹硅酸盐 

保温涂料增大炉底角部保温程度的试验,试验结果发现涂抹部位热损失减少了约40%,炉膛内形逐渐规整,试验槽 

生产正常,涂抹保温料有利于延长槽寿命。 

关键词 电解槽早期破损保温涂科槽寿命 

APPLIClA-11IDN oF S口LlClA-1 TI】匝 

C( G Ⅱ OI肌

AI Ⅱ SI)I ATIIDN 

1C CEIJL 

Li Chunsheng Jia Qiaozhen Li Youguo Du Jianwei u Guangbin Li Ganglia Ren Yonghua 

(Jiaozuo wan ng Alu nifnium CO.Ltd.) 

AlkqI'RACT The paper yzed early damaged,low—lfie electrolytic cells in the t}lird plant,a test which ampliifed bottom all— 

gle s temperature—maintaining s ̄nsth by coating silicate 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in electrolytic cells was carried out.the coat— 

ing part s heat loss were decreased by about 40%,and the testing cell operated well,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was advantage for 

prolonging the cell s lfe i

KEY WORDS electrolytic cell early damage 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cell llfe 

我公司电解三分厂电解槽存在破损早、寿命偏 

低的情况,根据统计显示,槽寿命仅为2.8年,比规 

定的4年槽龄差1.2年,这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大修 

费用,增加了生产成本。通过对槽况进行检查,我们 

2试验过程 

在涂抹保温涂料前先测16台槽小头炉膛内形, 

在这16台槽中,小头伸腿都偏大,槽况不稳定。从 

中随意选定8台用来作试验槽涂保温涂料,槽号分 

别为259#、260#、198#、167#、200#、202#、217 

发现,电解三分厂电解槽的四个角部和两个小头伸 

腿过大,尤其小头伸腿伸到第一根阴极钢棒的现象 

较多,因伸腿过大造成铝液镜面缩小,阴极电流密度 

较大,从而造成槽底部局部电流集中,给电解槽破损 

造成了隐患。由于现有的生产加工制度与两个水平 

摆布,经过近2年的运行证实很匹配,且已连续2年 

#、222#,对比槽号分别是138#、145#、175#、194 

#、233#、241#、249#、266#,截止2001年4月10 

日,试验槽与对比槽槽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试验槽与对比槽槽龄比较表 

获得94.2%以上的电效,改变现有工艺制度不太可 

行,要改变伸腿过大的现象,必须从减少炉底角部热 

散失、增强炉底角部保温人手。 

1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就是在槽底部涂抹硅酸盐保温涂 

料,增大炉底角部保温程度,从而使伸腿向后退,增 

大炉底导电面积,规整炉膛内形,减少阴极电流密 

度,增加槽寿命。 

收稿日期:2002一l—l5 

注:因222 、260 两台槽启动时间较晚,在进行槽龄比较时不进 

行计算。 

维普资讯

河南冶金 

试验槽涂抹部位见表2。 

表2试验槽涂抹部位一览表 

注:涂抹厚度干后尺寸:槽壳2em;筋板1.5em。 

在试验槽涂抹保温涂料前,先测试记录下试验 

槽涂抹部位的温度,测试采取三点法,然后取其平均 

值,并记录环境温度,测试方法采取图1所示的方 

案 

+ 筋扳删试 

。 槽 测试 

f’J J匠 

1一大面槽壳2一大面筋板3一槽底槽壳 

4一槽底筋板5一小头槽壳6一小头筋板7一阴极方钢 

图l涂抹部位测试点示意图 

涂抹一个月后,对试验槽涂抹部位温度按试验 

前的方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表4(选取其中 

两台试验槽)、表5。 

表3 202号试验槽涂保温料前后温度参对比表℃ 

涂抹后几个月中,分别于6月份、7月份、10月 

份对试验槽的两个小头炉膛内形作了检测,通过测 

试,发现伸腿明显变薄、后退,炉膛内形变得较为规 

整。 

・ 19・ 

表4 217号试验槽涂保温料前后温度对比表 ℃ 

表5涂保温料前后试验槽涂抹部位温度平均值变化 ℃ 

3试验结果 

从现场摸槽和测试结果来看,涂抹保温料后,槽 

两小头及底部保温效果增加,炉帮逐渐熔化,伸腿后 

缩15—20em,平均后退15em左右,基本上退到了阳 

极投影之外,炉膛内形逐渐规整,电解槽工艺状况更 

趋稳定。 

涂抹前后热损失变化及产生的效益分析: 

电解槽外壁主要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散热, 

散热量Q计算如下: 

Q=Q对+Qm 

Q对=a对(tz—t1) 

Qm=£C0髑[( ) 一(品) ] 

其中:Q对——对流散热损失,l【J,h; 

tl——环境温度,℃; 

t2——给热面温度,℃; 

给热面面积,rn2(给热面面积按实例进 

行计算); 

a对——垂直壁给热系数,kJ,m2.h.℃; 

Q ——辐射热损失,kJ/h; 

r散热面的黑度系数; 

C0——绝对黑体的辐射系数; 

角度系数; 辐射面积, 。 

涂抹前后热损失变化情况见表6、表7。 

(下转第26页) 

维普资讯

26・ 河南冶金 

铁的熔化、渣的分离和产品冷却一体完成。 

根据炉膛内图片(略)分析,在加料带,由易挥发 

物质包括煤的挥发产生了烟尘;在还原带,球团在固 

体状态下被加热和平缓地还原,温度控制要保证球 

团不熔化,该带没有粉尘和烟尘,因而视线很清晰; 

在熔化带,球团被熔化,金属铁从渣中分离出来。铁 

粒的尺寸减少到原来的1/8以下,直径减小到原来 

lliJ(mll1) 

的1/2以下;最终产品在冷却带冷却后以固态铁粒 

和渣粒的形态卸出。 

4结论 

图5箱体炉中还原和熔化的动态特性 

点,这表示一定数量的FeO起到了降低炉渣熔点的 

作用。 

同时,由相图可知,渣的熔点可以通过成分的适 

研究建立了一项从矿和煤中直接产铁的新工 

艺,其关键点在于在l350℃这样的较低温度下,化 

学反应速度要快并能实现渣铁的分离。在实验室用 

当调整而改变(如:添加第三种物质CaO等),根据 

这一思想,成功地从4×4组试样中还原出铁粒并实 

现渣铁分离。 

3小规模工业试验 

实验炉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用带有两个加 

热室的箱体炉对物质组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证 

实这一思想,并将这项技术用于工业生产,建立了一 

座小规模的圆型炉,该炉运行了六个月,生产出了产 

品铁粒。 

为了把上述试验结果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去并 

获得相关的工程数据,在Kakogawa厂建设了一个小 

规模实验厂。实验炉炉膛设计成圆型的,炉膛的外 

径4m,该炉有三个加热带、一个冷却带,还原、渗碳、 

(上接第l9页) 

表6涂保温料前后热损失变化 kJ/h 

译自{kon&Steel Maker))Vo1.28,2001 

校对:宋书亭 

而涂抹保温料的投资费用每台槽仅1782元 

则每槽每年净节约费用11040—1782=9258元 

另外,由于增强了炉底保温,底部碳块温度增 

加,减小了碳块上下面间温度梯度,有利于延长槽寿 

命,由槽寿命的延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将会更为可 

观。按槽寿命可延长1年、60KkA槽每台槽大修费 

用为l2万元计算,涂抹保温料后,每槽每年可节约 

大修费用为: 

1,’ 1,’ 

表7试验槽涂保温料前后热损失汇总表 kJ/h 

2一 

4结论 .8 

. 万元 

 128 

试验证明,涂保温料后,加强了炉底保温能力, 

使炉底热损失减少,炉膛内形逐步规整,槽内电流分 

由上表可知,涂抹保温料后槽壳热损失降低了 

40%,降值为15363.6kJ/h,电流按设计值60kA计 

算,平均槽电压可以下降 

u: “一3600:0.071V:71mV 

×60一 ’ 一 

布逐步合理,截至2001年l2月l8日,8台试验槽生 

产情况全部正常;而作为对比的8台槽仅有241 槽 

正在生产,其它7台由于炉底破损已全部关停。 

可以推断,如果将此保温料推广应用到自焙槽 

或大型预焙槽上,将会改善槽底散热较多的情况,有 

利于稳定槽况,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5参考文献 

[1]邱竹贤著.铝电解.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 

[2]抚顺铝厂曾秋贵编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SLB一 

88—0—3铝电解槽能量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 

则单槽在同等条件下每年可节电W=0.07×60 

×24×365=36792kW・h 

电价按0.3元/kW・h计算,则每槽年节约电费: 

36792×0.3=1.1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