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的分析


2024年8月11日发(作者:房门锁坏了怎么撬开)

关于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地源热泵的类别及特点,综合分析了当前

地源热泵在国外和国内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地源热泵存在的

问题,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地源热泵;节能;暖通空调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二十一世纪,能源紧缺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世界难题。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空调的舒适性、

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这种更加舒

适和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要求,近年来在空调领域兴起了地源热

泵供暖空调技术。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有益环境、节约能源和经济可

行的建筑物供暖及制冷新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地源热泵(groundsourceheatpump)也称为地热热泵

(geothermalheatpump),它是以地源能土壤、地下水、地表水、

低温地热水和尾水作为热泵夏季制冷的冷却源、冬季采暖供热的低

温热源的系统,同时也是实现采暖、制冷和生活用水的一种系统。

它用来替代传统的用制冷机和锅炉进行空调、采暖和供热的模式,

是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和节约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国内地源能

利用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地源热泵系统根据不同的构成形式有不同

的名称:地耦合式热泵、土壤热源热泵、水源热泵、地热热泵、闭

环热泵、太阳能热泵、地源热泵等。

1 地源热泵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

根据利用地热源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土壤源热

泵或称土壤耦合热泵(gchp),地下水热泵(gwhp),地表水热泵

(swhp)。

1.1 土壤源热泵

土壤源热泵以大地作为热源和热汇,热泵的换热器埋于地下,与

大地进行冷热交换。土壤源热泵系统主机通常采用水—水或热泵机

组或水—气热泵机组。根据地下热交换器的布置形式,主要分为垂

直埋管、水平埋管和蛇行埋管三类。

垂直埋管换热器通常采用的是u型方式,按其埋管深度可分为浅

层(100m)三种。埋管深,地下岩土温度比较稳定,钻孔占地面积

较少,但相应会带来钻孔、钻孔设备的经费和高承压埋管的造价提

高。总的来说,垂直埋管换热器热泵系统优势在于:(1)占地面积

小;(2)土壤的温度和热特性变化小;(3)需要的管材最少,泵耗

能低;(4)能效比很高。而劣势主要在于:由于相应的施工设备和

施工人员的缺乏,造价偏高。

水平埋管换热器有单管和多管两种形式。其中单管水平换热器占

地面积最大,虽然多管水平埋管换热器占地面积有所减少,但管长

应相应增加来补偿相邻管间的热干扰。水平埋管换热器热泵系统由

于施工设备广泛使用而且施工人员易找,又加上许多家庭有足够大

的施工场地,因此造价就可以减下来。除需要较大场地外,水平埋

管换热器系统的劣势还在于:运行性能上不稳定(由于浅层大地的

温度和热特性随着季节、降雨以及埋深而变化);泵耗能较高;系

统效率降低。

蛇行埋管换热器比较适用于场地有限又较经济的情况下。虽然挖

掘量只有单管水平埋管换热器20%~30%,但是用管量会明显增加。

这种方式优缺点类似于水平埋管换热器,所以有的文献将其归入水

平埋管换热器。

1.2 地下水热泵系统

在土壤源热泵得到发展以前,欧美国家最常用的地源热泵系统是

地下水热泵系统。目前在民用中已经很少使用,主要应用在商业建

筑中。最常用的系统形式是采用水—水式板式换热器,一侧走地下

水,一侧走热泵机组冷却水。早期的地下水系统采用的是单井系统,

即将地下水经过板式换热器后直接排放。这样做,一则浪费地下水

资源,二则容易造成地层塌陷,引起地质灾害。于是产生了双井系

统,一个井抽水,一个井回灌。地下水热泵系统的优势是造价要比

土壤源热泵系统低,另外水井很紧凑,不占什么场地,技术也相对

比较成熟,水井承包商也容易找。其劣势就在于:1.有些地方法规

禁止抽取或回灌地下水;2.可供的地下水有限;3.如水质不好或打

井不合格要注意水处理;4.如泵选择过大、控制不良或水井与建筑

偏远,泵耗能就会过大。

1.3 地表水热泵系统

地表水热泵系统主要有开路和闭路系统。在寒冷地区,开路系统

并不适用,只能采用闭路系统。总的来说,地表水热泵系统具有相

对造价低廉、泵耗能低、维修率低以及运行费用少等优点。但是,

在公共用的河中,管道或水中的其他设备容易受到损害。另外,如

果湖泊过小或过浅,湖泊的温度会随着室外气候发生较大的变化,

这就会产生效率降低,制冷或供热能力降低的后果。

1.4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地源中央空调系统是由末端(室内空

气处理末端)系统,地源中央空调主机(又称地源热泵)系统和热

源水系统三部分组成。为用户供热时,地源中央空调系统从水源中

提取低品位热能,通过电能驱动的地源中央空调主机(热泵)“泵”

送到高温热源,以满足用户供热需求。为用户供冷时,地源中央空

调将用户室内的余热通过地源中央空调主机(制冷)转移到水源中,

以满足用户制冷需求。

2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特点

2.1 应用范围广泛。地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可制冷、采暖、提供

卫生热水,广泛用于商场、宾馆、写字楼、影剧院、住宅、学校、

餐饮等场所,也可用于要求较高的科学研究院、计算机机房、医院

等领域。

2.2 效果稳定可靠。地源热泵是提取地下相对恒温能量,获取冷

热源的设备。因为地下不受地面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制冷、制热

效果稳定,不存在一般的空调设备越冷天越制热量少,越热天越制

冷量少的问题。

2.3 高效、节能。机组制冷、制热效果显著,能效比高达5.94

—6.0,因提取的地下温度和建筑物所需温度相差较小,提取时的

耗电量大大低于传统空调,机组运行费用低,较其他形式的中央空

调,可节电40%——60%。

3 地源热泵存在的问题

3.1 土壤特性问题。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好坏与当地土壤热特性

密切相关,地热源的最佳间隔和深度取决于当地土壤的热物性和气

候条件。土壤的热特性研究主要包括土壤的能量平衡、热工性能、

土壤中的传热与传湿以及环境对土壤热物性的影响等。

3.2 地下换热器传热机理的理论研究繁多,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的

有效结合,缺乏多环境下应用技术的系统研究以及实际有效的强化

传热方法。

3.3 不同冷、热负荷下,地下换热器与热泵系统最佳匹配技术的

研究不够。90年代以来,地热空调技术的研究热点依然集中在地热

能换热器的换热机理、强化换热及热泵系统与地热能换热器匹配等

方面。与前一阶段单纯采用“线源”传热模型不同,最新的研究更

多地开始关注相互耦合的传热、传质模型,以更好地模拟地热能换

热器的真实换热情况;同时开始研究采用热物性更好的回填材料,

以强化土壤埋管在土壤中的导热过程,从而降低系统用于安装土壤

埋管的初投资;为进一步优化系统,国外有关地热能换热器与热泵

装置的最佳匹配参数的研究也在开展。

3.4 热泵技术与其他技术的配合问题:地源热泵技术是暖通空调

技术与钻井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两者缺一不可,这要求工程组

织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合理协调、做好充分的技术经济分析。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改善建筑热舒适条件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要求。如何在建筑热舒

适条件得到改善的条件下把建筑耗能量减下来,减轻对大气环境的

污染,成了暖通界人士首要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在保证

使用功能不降低的情况下,我们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

施,把新建房屋建筑的能耗较大幅度地降下来,对原有建筑物有计

划地进行节能改造,达到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家玲.地热能开发与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 张旭.热泵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 廖汉光.地源热泵在欧美国家的发展概况[j].工程与建设,

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