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制造业面临重大变革 迈向信息化生产方式


2024年7月1日发(作者:室内设计师证报名入口官网)

福建轻纺2013年l1月第l1期 

家具制造业面临重大变革 

迈向信息化生产方式 

社会在进步,生活在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明显 

在改变。但当前家具制造业的生产力水平,却已难与 

之相适应。欲解放生产力,必将会掀起一场生产方式 

的变革。因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 

社会的历史,归根结蒂是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历史。 

??中国家具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长足的发 

展。但30年过去了,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停留在工 

业化的初期阶段,大多数的家具企业还在面向库存组 

织生产。虽然他们也努力在设法满足市场愈来愈多样 

化、个 匕的消费需求,但企业的装备条件、生产组 

织方法与计划管理等,都还改变无门。因而,其生产 

的效率,每况愈下;生产的成本,却越来越高,企业 

的市场竞争力,已变得十分脆弱。现在,我们又遇到 

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而且已经开 

始波及实体经济,家具业自然难以幸免。当然,有一 

些家具企业,因为已变革在先,或另有奇招,至今仍 

能乐观应市,并且前景一片看好。如广州尚品宅配及 

其位于南海的维尚家具工厂,就是属此“大好河山” 

的一个鲜活案例。 

去年, “大规模定制”这一先进制造技术在维尚 

工厂成功投入应用后,尚品宅配公司从生产到销售都 

有了很大的提升。技术改造前,该厂连30单/天的加 

工量都搞不定,珊场堆满了在制品,30天还无法交货. 

改造后,日加工量猛增至1O0单/天,交期可缩至10 

天。一年后再去看时,曰加工量又翻到了240单/天! 

让人不禁赞叹:一个家具制造的奇迹,正在那里发 

生!维尚工厂以生产预饰面板式家具为主,其中厨柜 

占一定比例,某厨卫类杂志的主编因此曾撰文指出: 

厨房家具业快速发展的最强烈信号就是“大规模定 

制”生产方式的突破……。因此,可以预测,厨房家 

具将成为民用家具的领头羊。近又见台湾某知名厨柜 

企业在报纸上宣传其已投建“世界级现代化整体厨房 

家具新厂”时,也不忘把所采用软件能支持“大规模 

定制”的内容作为一个亮点列入。 

“大规模定制”是在上世纪末,世界正从工业经 

济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转型时出现的一种先进制造模 

式。之前,已有如“精益生产”、“柔性制造”等先 

进制造模式陆续问世。因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越 

来越丰富的商品供应带来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同时也促进了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 (差异)化。 

起初,还只是多样化的需求为主,企业开始面临从批 

量化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过渡的压力。因而,日 

本丰田汽车公司提出的丰田制造模式引起了全球企业 

界的注目。它主要是在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和制 

造理念上,突破了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束缚,闯出 

了一片新天地。虽然当时还未涉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但丰田模式被总结提升为“精益生产”模式后,至今 

仍是许多企业可以借鉴与应用的先进制造模式之一。 

“大规模定制”的问世,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 

展,特别是软件技术的支持,使它投入实际应用的成 

熟期要比“精益生产”短得多。当然,也是因为信息 

社会的到来,人们消费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个眭化的 

消费需求日益张显所致。 “大规模定制”是在集“精 

益生产”、 “柔性制造”、 “模块化技术”及信 技 

术等诸多先进制造技术之大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兼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和定制化生产的先进制造 

福建轻纺2013年l 1月第11期 

模式。如果“大规模定制”还只能看作是一种“准信 

息化生产方式”的话,那么--,ep美国曾经拆巨资投入 

研究并开始在某些工业制造领域得到应用的“敏捷制 

造”模式(能在网络化环境下随时集合一群“虚拟企 

业”来实现更加敏捷、灵活的制造),则可以称得上 

是全面进入了“信 化生产方式”。但是,当前对我 

们家具制造业而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成熟度都还不 

够, “大规模定制”应是更符合行业实际I青况、又能 

低成本有效推动行业升级改造的一项利好选择。 

维尚工厂的“大规模定制”项目,是在广州圆方 

软件公司全力投入研发并一手把握生产改造的情况下 

实施成功的。从技术路线上看,它是使“大规模定 

制”在我国家具业中首先获得应用突破、并如“超 

人”般现身的关键举措。改造后的维尚工厂,无论从 

设备效能、工艺流程、计划排产、劳动行为、人才结 

构到管理方法等,与一年前相比,均已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为此,下面将作一些具体的列举。 

1.设备信息化改造 

依照“成本低、效率高”的原则,对现有设备按 

不同方案进行信息化改造后,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加 

工弹性”有了质的变化。 

(1)为电子开料锯加装“制造执行 ̄At- ̄-”。使 

操作工能够“不假思索”地按电脑排定的批次,快 

速、准确、连续地进行裁切加工。工厂因此改变了由 

1台开料锯配3台推台锯的常规加工配置方式,可以由 

加装“嵌入式系统”(配圆方制造执行软件)的开料 

锯单独来完成开料任务,不仅简化了工序,而且无差 

错,加工质量更有保证。 

(2)为加工中心安装“CAD口CAM接口软 

件”。使机器能依据条码快速“识读”待加工的零 

件,一按电钮就能自动进行加工,省去了由人工现场 

输入加工指令时所占用的“准备时间”,使该加工中 

&qoo%地发挥了它的“柔性度”。 

(3)为普通加工设备如封边机、排钻等加装 

“电子看板”(目前暂用市售的台式电脑)。工人可 

以一边看图、一边动手,实现“无纸化”加工。省去 

了找图纸、读图的“准备时间”,对提高工效、降低 

成本有明显效果(以往每月在生产用纸及器材损耗方 

面的花费高达10万元)。 

2.工艺柔性化改造 

为实现“大规模定制”,须要提高设备与工艺的 

“柔性度”(或称弹陛度),以能高效率地进行多品 

种的加工。前面对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的目的,主要 

是用电脑来代替^做换品种时的准备工作,从而可以 

节省大量“准备时间”。而提高工艺柔性的目的,是 

提高系统加工品种数的能力,主要着眼于节省换品种 

时的“调整时间”。 

该厂除将“新、大、难”的钻孔加工安#ibr ̄cNc 

上进行,常规小规格多品种零件板的¥ ̄-TL,则安排一 

组国产三排钻实现加工,并规定一台三排钻只加工4 

种不同靠山尺寸的板,从而提高了该排钻组的加工柔 

性。 

显然,上述工艺柔性化的改造,融入了“单元式 

生产”和“成组技术”的思想。 

3.逐日、逐批、逐一排产,一件不少 

首先有圆方设计软件的支持,每份定制订单的每 

个零件都能自动生成加工图。完全杜绝了人工出产品 

图、拆零件图时,经常出现的缺图、少图、出错,以 

及误工、返工、打乱排产计划等情况的发生。然后, 

用自行研发的排产软件进行逐日、逐批、逐一排产, 

件不少。 

4.零件条码化,加工只认零件不认产品 

当前,在按订单生产家具(如厨房家具)的工厂 

里,尽管有不少厂家已经对零部件作了标准化、通用 

化的考虑,但仍是按一家一户的订单来组织生产,因 

而其加工和物流的运转效率,都很受影响。 

维尚工厂采用了兼有加工符号、序号和条码的标 

签,可同时被机器和人工识读。当零件板从开料锯上 

福建轻纺2(t13年1 1月第l l期 

出来时,就一一贴上了条码标签(条码纸的排序与出 

板的顺序一一对应,可以盲贴)。为加工只认零件不 

认产品创造了条件,并首先在家具业内真正实现了按 

“部件即产品”原则组织生产,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 

速度和生产效率,而且不出差错。 

5.上电脑看图、读指令进行Jju-r,操作技术换代 

在经过信息化改造后的机器上操作,要学会看电 

脑图、读加工指令,还要练就眼快手决、边看边动手 

的技能,改变了以往主辅机手技能相差悬殊,而且因 

人而异,在看图想活时又不能干活的传统操作惯例。 

新技能适应了年轻一代工人在与电脑互动中实现加工 

的素质能力。互动式操作似乎更能激发工人的劳动热 

情,生产效率提高很快。开始数月几乎月月要修改定 

额,但工人仍能逐月收入有增。 

6.成品零件按订单归队,分拣架知识含量高 

实现按“部件即产品”原则组织生产后,要增加 

道分拣工序,将加工好的零件分拣回各自的订单。 

为了提高分拣的效率,圆方公司一位高级程序员用数 

理统计的方法,设计了一种能实现人工高效分拣的装 

置。他先对半年来已销售产品的所有零件板作了统计 

分析,再依据零件的尺寸、数量、出现频数等参数, 

对每块零件板在分拣架上存放的位置及空间大小,进 

行了优化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又通过一个软件,对 

实际订单里的零件板重新按大小依次向前靠拢,不留 

空缺,从而能最大限度地使操作过程省时省力。这一 

低成本的、应用IT手段实现的创新设计,使新增的 

“分拣工序”顺利地融入了整个生产的节拍。 

7.大学生电脑排日产计划,生产性服务队伍壮大 

信息化改造后,企业显著增加了对“生产性服 

务”的需求。首先是抓紧招一批大学生来,经培训后 

投入电脑编排日生产计划和软件维护等工作,这部分 

人员已占到了企业在厂人员的10%。同时,每天仅200 

多名直接工人生产出来的200多单定制家具,却有近 

2000名遍布各地的信息化营销人员在开展销售服务, 

6《福建轻纺》 

包括用电脑与消费者互动接单,并即时从网上发回订 

单等。再加上圆方公司的参与并提供信息化服务,以 

及社会上一大批物流队伍的服务……这样的变化,足 

以说明它对我国发展“生产幽艮务业”的贡献十分明 

显,并称得上是家具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典 

范。 

8.虚拟环境里搞新品研发,更快响应市场 

为加快新品开发与上市的速度,并确保构成产品 

的零件可准确无误地加工、装配,圆方公司还在产品 

的虚拟设计与制造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首先, 

新品的基型设计及其可能的设计变化,均已能够在电 

脑上进行评审;其次,可以省去样品的试制,以及对 

试样、图纸进行反复修改的“漫长”过程;第三,可 

以依据顾客的住房空间,提供家具陈设设计的3D效 

果图,并能让顾客在尚品宅配旗舰店的体验馆里,获 

得身临其境般的视觉体验。 

对上述“灵境技术”的开发与投入实际应用,大 

大加快了新品上市的速度,避免了常规试制、出样过 

程所带来人、财、物的浪费和时间、商机的错失。 

以上对维尚工厂进行信息化改造后的一些新变 

化,作了初步的列举,它已能展现一间家具工厂向 

“信息化生产方式”挺进后的诱人前景。尽管要在整 

个家具业不同类型产品生产线上推广维尚工厂的改造 

模式,还有很多路要走,但基本的框架已经搭建起 

来,在自主创新方面,也已经闯出了一片天地,我们 

还有什么过不了的坎?倒是对“信息化生产方式”的 

知识扫盲和“思想改造”,或许会比技术攻关的问题 

要大得多,成本也高得多。不管怎样,指引家具制造 

业向“信息化生产方式”转移的火把已经点燃,我们 

正在面临重大的路径转换与抉择,相信会有更多人带 

领自己的企业跟着走下去,走的人多了,路就会越来 

越平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