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银元鉴别真假五大法


2024年4月13日发(作者:房间吊顶用什么材料)

解放前,贸易市场就有假银币出现。当时的假银币,大体有五种:

1、铜板银币:它的形态、大小、图案完全与真银币相似,但它是以铜为主体,图

案粗糙,敲击出来的声音尖亮,有哨声,在石头上磨一下就会露出铜来。

2、铅板银币:以铅充银,也有在银币色彩皮内以铅充银,其花纹与正常银币无异,

但敲击时它的声音较厚、沉闷,阴沉而带“嗒”音,以火烤之,铅即流出。

3、夹板银币:其一是内底为用原真品或图录做模型,用灌模法,以铸铁之法铸之,

再镀上一层薄薄的银层就算了事,此类表面仿佛有沙眼,砂粒,尽管用真银镀之,然而还

是完全掩盖不住其瘕丝,看上去好像被涂上了一层胶水,紧巴巴的罩在其上;其二在外层

包裹两层银皮,银层较厚,一般不易磨出痕迹。这是假银币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夹铜、铁、

铅等多种成分,其敲击时的声音尖短、沉闷,且无转音,不像真品那样传音优美悠长。

4、哑板银币:这是一种含纹银的真银币,只是在储存、使用过程中受到损伤,例

如被火烧过或曾埋于地下或被石灰等镪过,以及与化学方面的腐蚀液接触过等原因,因之

声音发哑,不像一般银币那样声音柔和、清脆而有转音。人们误认为这类银币不可靠。

5、私版银币:是私人铸造的银币,袁大头币、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北洋造龙洋币

均有之。这种伪币主要是从台湾的钱币市场上贩运来的,民国时期由海南岛铸造,因此又

称为琼版银币。其特点是敲击时的声音尖高,且币的质量低劣,银的成色不足80%。

6、洗版银币:亦称洗澡版银币,是将正常银币用硝酸蚀去一层银,以此窃取一部

分银质。其特点是图案模糊或有浮白色,敲击时发音微慢。

1

7、其它: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情况,收入微薄,劳力不值钱,有些就把银币的齿边

用锉平再锉出齿边,通过改小银币等手段来获取银子。这类银币,只是重量略为减轻,一

般人不易察觉。一般只要对照一枚足重的真银币即可鉴别。

但是,目前收藏交换市场上及街头巷尾,有大批新仿假银币出现。

它们大体有四种: 1、沙板银币:表面粗糙,图像模糊不清,重量在20克以内,系

翻沙版制作,只要将其平放于手中让其落于水泥地或石地,便会即刻碎裂,碎面呈浅黄色,

这种假银币最容易识别。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假袁大头银币,多数属于这一种类型。

2、镀银银币:表面光滑,图像清晰,精细,成色也逼真,与真银币几乎一模一样,

由于表面镀银,从外形与成色上看是难以鉴别的。这类银币可用称重量鉴别。这类银币的

重量一般是20~22克,虽然精工细作,但金属的比重无法与真银平衡,所以只要秤一下

重量就能原形毕露。真银币虽在流通过程中略有磨损,但不会低于25克(原重量是26.6

克)。

3、银制银币:这种银币按其真品图案模铸而成,图像基本逼真,做工也还精细,

因是真银新翻制,金属比重相等。银制新版银币大量出现是因为银币在收藏中,它的价值

已远远高于基本银价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其特点是:第一、轮廓齿轮绝对没有真品规不足,齿与齿之间的距离不完全相等;

第二、听其音,不像真品那样优美悠长,伪品声音响亮尖锐;

第三、所模铸字体虽然一些照真品模之灌铸,然仍失去了原先真品之韵味,也缺少

2